五倍子是棉蚜科的蚜虫形成的一类虫瘿的总称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。瘿棉蚜科的蚜虫在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的叶片上寄生取食,经过一系列生理和形态变化后形成的袋状虫瘿。五倍子的培育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,是我国传统林业产业之一。主要产区为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等地。五倍子适宜生长区域为400-1200米海拔的潮湿山林。
五倍子是瘿绵蚜科的某些蚜虫寄生在盐肤木、青麸杨和红麸杨树叶上,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虫瘿,这些虫瘿富含单宁,是我国传统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。目前已报道的五倍子种类有14种,分别由14种五倍子蚜形成。角倍是五倍子的主要生产种,由角倍蚜在盐肤木上寄生而形成,其产量占五倍子总产量的75%以上。角倍也是我县目前主要的五倍子品种。角倍蚜生活史历经6种虫型,在盐肤木和藓类上转主寄生,分为瘿内世代和瘿外世代,历时约1年。瘿内世代为干雌,瘿外世代包括秋迁蚜、越冬若蚜、春迁蚜、性蚜和干母,其中秋迁蚜和干母跨越瘿内和瘿外生活。瘿外世代不仅虫型多样,而且要在两类寄主间转移,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,其种群数量变动直接关系到倍子的产量。
我县主要以盐肤木为主,还有少量的青麸杨和红麸杨分布,主要以产角倍为主。全县十五个乡镇都分布有野生盐肤木,以太白、宽阔、青杠塘、茅垭、枧坝、黄杨,温泉、洋川、小关等地分布较多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原始野生盐肤木15.3万亩,在上世纪九十年新栽植盐肤木3.2万亩,主要发展区域涉及茅垭,枧坝、小关、郑场、旺草、风华、洋川、太白、黄杨、宽阔。从2018年开始在宽阔镇和宽阔水自然?;で鼙呦缯蛐略灾惭畏裟?.45万亩。
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我县五倍子自然产量在每年450吨—820吨之间。尤以太白镇的五倍子产量最多,太白镇每年平均产量在110吨左右,丰年产量可达到180吨、最少年份产量也在40吨以上。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公斤以上,最高亩产100公斤以上。
目前,五倍子人工栽植技术成熟。五倍子发展的三要素分离和统一技术成熟,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中。五倍子产业与林下经济构建发展正在广泛推广,走向复合经营的道路,特别是五倍子林下养蜂走向千家万户。盐肤木种子用于榨油,可作为油料植物的补充。修剪的盐肤木可作为食用菌的菌材使用。
五倍子图
五倍子育苗图
五倍子挂果图
五倍子熟果图
五倍子干果图